纪录港特稿 追光动画成( chéng)立十年的新作《长安三万( wàn)里》,上周五在中国内地公( gōng)映,截止发稿时,共收获票( piào)房3.26亿人民币。盛唐百花齐( qí)放的社会环境,文人们以( yǐ)诗为交的潇洒气质……唐诗( shī)与大唐互为表里,凝结成( chéng)国人浪漫的精神符号。
《长( zhǎng)安三万里》汇聚了语文课( kè)本上的诸位大佬,豪放不( bù)羁李白、缺牙巴杜甫、秃顶( dǐng)草圣张旭、琴技高超李龟( guī)年、佛系美男王维……李白和( hé)高适的知己CP不落俗套,“人( rén)间仙”和“世中人”的搭配打( dǎ)破了一贯的李杜捆绑。虽( suī)然,历史上两人的交往并( bìng)不见得如影片一般融洽( qià),但高适与李白仿若一面( miàn)镜子,高适笨拙驽钝,李白( bái)却是少年奇才,“秀口一吐( tǔ)便是半个盛唐”。
安史之乱( luàn)后,两人的际遇更是天差( chà)地别,高适封侯,李白只能( néng)流放夜郎。这二人完全不( bù)同却又有交叉的人生轨( guǐ)迹,在这部接近三小时的( de)动画电影被用四十余首( shǒu)唐诗串联起,饱满展现了( le)盛世起落与个人沉浮的( de)紧密联系。

在与时光( guāng)网的访谈中,制片人宋依( yī)依、导演谢君伟与邹靖,详( xiáng)细解读了为什么想要拍( pāi)摄唐朝与唐诗题材,为什( shén)么选择《将进酒》作为片中( zhōng)最重要视觉化展现的一( yī)首诗,为什么选择高适与( yǔ)李白的友谊作为贯穿全( quán)片的故事线,以及——168分钟破( pò)了纪录的片长,究竟是不( bù)是太长了?
Mtime:最开始是怎么( me)接触到《长安三万里》这个( gè)项目?
宋依依:《长安三万里( lǐ)》是追光第10年的作品,我们( men)在做这个之前也在思考( kǎo),十年,对追光来说也是一( yī)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pǐn),然后在新传说和新神榜( bǎng)系列之后,我们在思考后( hòu)面应该做什么样的项目( mù),最后我们想到了 新文化( huà)系列,都是聚焦在真实历( lì)史上闪光的人物和他们( men)经典的作品为基础,然后( hòu)以动画的形式来去展现( xiàn) ,希望能够把中国传统文( wén)化的精髓展现给更多年( nián)轻观众。

Mtime:为什么这一回是( shì)想要拍摄唐朝题材的故( gù)事?
宋依依:其实一想到新( xīn)文化系列,我们就在想,应( yīng)该做大概什么样的内容( róng),很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 le) 唐朝是中国最璀璨的朝( cháo)代之一 ,然后我们对他当( dāng)时辉煌的历史,和对于文( wén)化的这个传承,大家都是( shì)非常感同身受的。其次 对( duì)于唐朝文化影响最大的( de),肯定就是唐诗了 ,如果想( xiǎng)到唐诗,第一迸发出来肯( kěn)定是要做这些诗人的故( gù)事,所以我们也很自然的( de)就想到了关于李白,关于( yú)这些诗人的故事,后来最( zuì)后就决定做《长安三万里( lǐ)》。
Mtime:为什么想要选择诗歌作( zuò)为这一次唐朝最想要展( zhǎn)示的东西?
邹靖:我们是想( xiǎng)对于中国文化的挖掘,也( yě)是想去展现中国文化的( de)宝藏性。所以当我们聚焦( jiāo)到唐朝之后,说,什么样的( de)东西最能代表我们文化( huà)的一种高度,或者说是置( zhì)身于我们血脉当中,从一( yī)出生其实就耳濡目染,就( jiù)觉得诗词实际上是非常( cháng)适合不过的,而且这些诗( shī)人们的经历,当我们了解( jiě)完之后,觉得非常波澜壮( zhuàng)阔,而且有很多曲折的故( gù)事,李白啊高适啊他们,其( qí)实有我们熟悉的一面,但( dàn)也有我们——哇,这个人竟然( rán)会有这样的一些经历,这( zhè)个人跟我想的不一样,然( rán)后其实他很有故事性。
再( zài)加上这个诗词,我们特别( bié)想用动画的方式试一试( shì),进入到诗中世界会是一( yī)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平( píng)常是念诗, 如果把它视觉( jué)化了,让他感受这个诗词( cí)的这种精髓和气质会是( shì)怎么样的 ,这对我们来讲( jiǎng)是非常想去挑战和去呈( chéng)现的,所以最终选择了展( zhǎn)现大唐诗词、展现诗人故( gù)事这样的一个方向。

Mtime:为什( shén)么我们的片名选择叫《长( zhǎng)安三万里》?
宋依依:看过片( piàn)子都知道长安是片中的( de)这些诗人、才子,他们的一( yī)个理想之地,然后长安也( yě)不仅仅代表一个地名,它( tā)相当于这个片子其中一( yī)个角色,是我们理想的象( xiàng)征。 三万里其实就是你与( yǔ)理想的距离 。所以当时就( jiù)决定用《长安三万里》这个( gè)名字,其实很多古诗词里( lǐ)面它也提到过“长安三万( wàn)里”这个词,所以我们也借( jiè)用了前人的这个说法。
Mtime:为( wèi)什么会选择高适作为本( běn)片主角?为什么不是观众( zhòng)们更熟悉的李白或者杜( dù)甫?
邹靖:我觉得您刚才说( shuō)的特别好,当我们决定去( qù)描写诗人,只要写大唐,你( nǐ)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 shì)李白,还会有杜甫,但是我( wǒ)们特别想找一个贴近于( yú)普通人的视角,去呈现这( zhè)个故事,因为李白非常的( de)天才,是谪仙人,他有很多( duō)地方我们常人很难去达( dá)到。所以说我们想找一个( gè)普通的视角,能让观众更( gèng)好、更容易地进入这个故( gù)事。我们看了一下当时有( yǒu)很多有名的诗人,而高适( shì)非常有意思。首先,历史上( shàng)对他的评价,最后是很高( gāo)的——” 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 zhě),唯适而已 “(《旧唐书·高适传( chuán)》).
就是说他最后的功业、为( wèi)国家的奉献在诗人当中( zhōng)是最高的,李白可能是才( cái)华上更高,这是第一点。第( dì)二个呢, 他在历史上跟李( lǐ)白和杜甫关系都很亲密( mì) ,在中年以后他们三个人( rén)会一起游览,会写诗、写信( xìn),这个人跟李白他们会有( yǒu)很多故事交集,这也很好( hǎo)。
第三个,就像我刚才说的( de), 他的人生非常有代表性( xìng),一直在去奋斗,遇到很多( duō)困难都坚持不懈 ,前半生( shēng)实际上是很艰难的,但是( shì)到了中年之后大器晚成( chéng),一下就成就了他一生的( de)理想,他就很有这种,一路( lù)追逐理想,一路打怪,最后( hòu)成功了,特别让普通人容( róng)易带入。所以最终我们用( yòng)客观的视角,以高适讲述( shù)的视角,带观众进入到大( dà)唐群星的璀璨时代,历史( shǐ)洪流往前发展,诗人们的( de)人生往前发展,最后引出( chū)我们的主题。

谢军伟:所以( yǐ)我们选择了高适的视角( jiǎo)去看李白,因为我们觉得( dé)高适的性格更接近我们( men)东方人的这种坚韧、脚踏( tà)实地的气势,他作为一个( gè)平凡人,更容易被观众所( suǒ)带入,所以我们通过他的( de)视角去看李白。而且这两( liǎng)个人物特别有意思,李白( bái)是一个自由浪漫洒脱的( de)谪仙人,高适跟他的性格( gé)是反方向的,他是一个坚( jiān)韧、耿直的人。这两个人其( qí)实是性格的两端, 我们生( shēng)活中往往可能会有这样( yàng)的朋友,可能性格完全不( bù)一样,但我们在一起,是知( zhī)道对方想什么的,李白跟( gēn)高适就是这样 。
高适是仰( yǎng)慕李白的,我们在片中能( néng)看到,高适一开始说,“我从( cóng)来没有见过这么一个才( cái)华四溢的人,如此潇洒的( de)人”,那其实李白对于高适( shì)来说,他在中年摔完跤说( shuō),“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xīng)”(《侠客行》)—— 我20年前就是照着( zhe)你的模样写的,李白也是( shì)欣赏高适的 。那这么两个( gè)不同的人,他们的关系、情( qíng)感,我可以称他们两个是( shì)知己,通过这两个人的情( qíng)感贯穿整个片子去引出( chū)这么多事件,引出唐朝这( zhè)么多璀璨的诗人,是一个( gè)自然而然的事情。

Mtime:影片中( zhōng)对于《将进酒》和《黄鹤楼》这( zhè)两首诗进行了视觉化的( de)还原,包括您衣服后面写( xiě)的诗都是《将进酒》,为什么( me)是选择这两首诗?
邹靖: 整( zhěng)部电影中一共40多首诗 ,首( shǒu)先选择这些诗的方向是( shì)希望耳熟能详,就是最好( hǎo)大家一听到就感觉很熟( shú)悉,直接唤醒记忆。这些诗( shī)大部分是在故事和情节( jié)上展开,在某种情况下吟( yín)出这首诗,尽量符合当时( shí)情境,不让他为了念而念( niàn)。一大部分是这样。
有一些( xiē)部分,我们是想从刚开始( shǐ)就一个诗中世界,这几部( bù)分我们也有策略, 像《黄鹤( hè)楼》或者《燕歌行》,做到点到( dào)为止 ,先进去一下,但是让( ràng)你感觉到这一种东方意( yì)境,有留白的那种处理,不( bù)要过多展开,有所克制。李( lǐ)白很多次都来《黄鹤楼》,写( xiě)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包括( kuò)他第一次见到崔颢的诗( shī)(《黄鹤楼》),这个情景肯定会( huì)有。崔颢的《黄鹤楼》本身,也( yě)特别适合去展现东方意( yì)蕴感,一小船、一个人、一群( qún)山鸟,符合我们最初的这( zhè)个设定。

谢军伟:第二个就( jiù)是《将进酒》,我从另外一个( gè)角度去聊一聊这首诗,因( yīn)为 这首诗太有名了,在中( zhōng)国文化史上都是一个象( xiàng)征,这首诗是李白37岁到45岁( suì)之间写的,是他前半生人( rén)生经历的一个浓缩 ,里边( biān)透露着李白的洒脱,肆意( yì),潇洒,悲苦,他把所有情绪( xù)都揉在了《将进酒》里面。我( wǒ)们想做的就是让观众能( néng)够跟着李白,就像片中这( zhè)些诗人跟着李白一撒酒( jiǔ),仙鹤带着他们乘空飞翔( xiáng),诗人跟随着李白,我们观( guān)众也跟随着李白,进入到( dào)这个幻想世界,这是李白( bái)的精神世界.
我们希望观( guān)众能体会到这首诗蕴含( hán)的力量,所以才有这种跌( diē)宕起伏,最终回到了现实( shí)的李白脸上,一个落寞的( de)、悲苦的诗人,但是他之后( hòu)依然用独特的方式坚持( chí)自己道路的这么一个李( lǐ)白。这首诗它虽然含有悲( bēi)苦,但李白之后的所做所( suǒ)为,他用他自己率真洒脱( tuō)的方式坚持理想,我们想( xiǎng)通过这种视觉化的传达( dá)告诉观众,以前这些伟大( dà)的诗人面对困苦,他们是( shì)如何做的。

Mtime:会不会担心168分( fēn)钟破了纪录的片长,快三( sān)个小时,太长了。
邹靖:首先( xiān)我们肯定在制作的时候( hòu)是有这方面担心的,但是( shì)因为这个电影,我们定义( yì)它是史诗传记类,它要描( miáo)写整个时代的变化,描写( xiě)人一生的情感交织,描写( xiě)很多璀璨的群星,描写整( zhěng)个大唐气韵,它包含的体( tǐ)量还是挺大的。我们也的( de)确是想展现这么大的体( tǐ)量, 希望能把大唐的那种( zhǒng)气韵,诗人们那种波澜的( de)人生、理想,最终凝结成一( yī)个主题,都能给它呈现出( chū)来,它的确是需要一定的( de)体量去呈现的 。
Mtime:会不会担( dān)心对于有些观众来说,观( guān)影门槛有点高,对观众的( de)文学素养和历史储备还( hái)有一些要求,因为片子里( lǐ)面并不光是大家熟知的( de)诗人与历史人物事件。
邹( zōu)靖:我觉得您说的特别好( hǎo),首先我觉得这个电影,描( miáo)写的故事抛开很多那个( gè)诗词或文化,友情也好,追( zhuī)求理性也好,是共同的人( rén)类情感。观众如果只是关( guān)注故事,李白和高适的这( zhè)种交织,会很容易就进入( rù)到故事里, 不管中国还是( shì)国际的观众,都可以欣赏( shǎng)到普世价值 。
还有像您说( shuō)的文化上的东西,一部分( fēn)大家都耳熟能详,你肯定( dìng)是听过“床前明月光,疑是( shì)地上霜”(《静夜思》),但是也许( xǔ)有些东西你是陌生的,不( bù)知道李白还有这样一面( miàn),我觉得那样其实挺好,就( jiù)是你通过我们的电影,对( duì)这些东西产生兴趣了,你( nǐ)看完电影之后,会去想他( tā)们还有什么样的事,这就( jiù)够了。 我们的电影其实是( shì)先把这种兴趣和好奇去( qù)引导出来,让观众更想去( qù)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 guó)文化,这就很好 。

Mtime:像《哥舒歌( gē)》这种历史上没有明确写( xiě)出作者名字的诗词,本片( piàn)在片中也进行了浪漫化( huà)的处理,能不能具体解读( dú)?
谢军伟:对于这首诗——北斗( dòu)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 jīn)窥牧马,不敢过临洮。我们( men)对于哥舒翰在潼关上念( niàn)出的这首诗,感触是特别( bié)深的,因为这首诗中写的( de)是哥舒翰,哥舒翰年轻时( shí)矗立边关,让敌人不敢来( lái)犯,但他现实中现实中,年( nián)老体衰、半身不遂,站在潼( tóng)关上,然后他的命令是,我( wǒ)必须要去出关,我可能在( zài)这守着就能守住长安。
但( dàn)是我不得已,我必须出去( qù)。我面临的是败,我面临的( de)是死。所以这首诗中的意( yì)境,跟现实的老年哥舒翰( hàn)产生了一种极强烈的对( duì)比, 这种悲壮的老英雄通( tōng)过这两个对比去展现出( chū)来,这也是我们想呈现的( de)一种对于诗词浪漫的理( lǐ)解吧 。

Mtime:请三位说一下自己( jǐ)心中最喜欢的这部片子( zi)里面出现过的诗词。
邹靖( jìng):那我先说,我最喜欢的诗( shī)词是《将进酒》的最后一句( jù),“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 chū)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chóu) ”。他这一句非常妙就在于( yú),前面刚开始如此豪放,五( wǔ)花马千金裘都不要,去换( huàn)酒喝,他特别的高昂情绪( xù),最后用这些东西去销我( wǒ)的万古长愁。把情感的两( liǎng)面性,李白的出世和入世( shì),人生的一体双面性,都包( bāo)含在这个情感和状态里( lǐ),非常的高级,我觉得它可( kě)以代表我们的文化,或者( zhě)说诗词达到了一个很高( gāo)很高的高度,我很喜欢这( zhè)一句。
宋依依:我最喜欢的( de)是——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 xuě)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 liú)星 (《侠客行》)。李白说这首诗( shī)是20年前为高适所写,非常( cháng)能够触动我,你能理解他( tā)的选择,尽管你做不了这( zhè)样的选择,但你会理解他( tā)。你跟他是非常年轻的时( shí)候认识的朋友,你们可能( néng)是一辈子的知己。我觉得( dé)这个是非常浪漫的,而且( qiě)也挺能感动我。

谢军伟:我( wǒ)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是《行( xíng)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 qí)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 yǒu)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觉( jué)得对于李白这种天才,他( tā)在人生当中也有过那么( me)多困苦,但他坚信只要这( zhè)么走下去,终有一天会扬( yáng)帆出海。我觉得这是特别( bié)好的一种精神,是精神寄( jì)托和精神传承。
记者/编辑( jí):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