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微微飘落,仿佛进入( rù)最终尾声,落在所有生者( zhě)与死者的身上。
1 Flowers and the Vass
很显然,明( míng)快的色彩搭配,现代感强( qiáng)烈的几何结构,从预告片( piàn)到海报都一直强调这肯( kěn)定是一部“养眼”的电影。而( ér)这也符合阿莫多瓦一直( zhí)以来的色彩风格,他总是( shì)喜欢首先在影像形式的( de)最表层冲击我们。可以说( shuō)他对于西班牙意大利式( shì)的色彩美学以及装潢风( fēng)格抱有长久的激情,而这( zhè)部影片也“有点”出人意料( liào)地首先变成了一部时装( zhuāng)片。
Julianne Moore几乎变成了行走的Bottega与( yǔ)vintage Celine by Pheobe的展示架,而Tilda Swinton则游走于各( gè)种大胆的撞色与廓形之( zhī)间,她们的衣服穿搭精细( xì)到每一层都有色彩和材( cái)质管理,大衣穿上和脱下( xià),室内与室外同样精彩。毕( bì)竟影片涉及了一位作家( jiā)与一位战地记者从60/70年代( dài)的纽约一直到今时今日( rì)post-pandemic时代的生活,而在不管是( shì)过去的年轻形象与现在( zài)的两位事业有成的知识( shí)分子/艺术家,都把自己的( de)品味恰如其分地穿在了( le)身上。据《WWD》报道,服装师Diageler在此( cǐ)方面花了不少心思,而阿( ā)莫多瓦甚至直接给Tilda买了( le)一个Gucci的Jackie bag。Obviously, it's not emphasizing luxury, it's about fashion and style.






看这两个大美女在荧( yíng)幕上行走坐卧,已经是美( měi)不胜收了。更何况还有几( jǐ)乎无处不在的阿莫多瓦( wǎ)对摄影细节近乎偏执的( de)要求,只能让人连连发出( chū)赞叹。这不是什么肤浅的( de)中产阶级无聊肥皂泡,而( ér)是你可以从她们的穿着( zhe)谈吐以及对装饰的选择( zé)中感受到这是两个浸淫( yín)在文化与艺术之中的人( rén),她们more than“勇敢正直有阅读量( liàng)”。将这样鲜明而跳跃的色( sè)彩堆叠到bearing a fatal death的Martha Hunt身上,自然地( dì)体现出她对于“仪式感”的( de)执拗追求,expressing the strong will to harness and manage herself during the process of losing control, and this is her armor as a warrior against death. 而这当然也形( xíng)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房( fáng)间里的家具与花束,阳台( tái)上茁壮生长的植物,松林( lín)里的鸟叫,一切都是鲜活( huó)而明快的,but Martha Hunt is inevitably perishing slowly in thpse surroundings. In coherence, this war, this battle is happening at almost every second, so that the minimum frontier is between her body and her clothes.
影片中的时装( zhuāng)是内涵性的,是人的精神( shén)的外延,是真正的时装。毫( háo)无疑问,这部电影将成为( wèi)和《蒂芙尼的早晨》《白日美( měi)人》处在同一序列之中的( de)经典时装片。
2 Lights and Shadows
影片的主轴( zhóu)是Martha Hunt步入死亡的过程及其( qí)aftermath,在经历抗癌的反复折磨( mó)之后她为自己精心导演( yǎn)了一出“终幕剧”:在一个陌( mò)生但舒适的地方,让一个( gè)人在隔壁房间见证她的( de)死亡。
当然世界不会随便( biàn)如她的意,正如她略带嘲( cháo)讽地说自己对于死亡“干( gàn)净利落、保留一点尊严”的( de)是奢望的时候那样,实在( zài)意义上的死从来无法预( yù)期无法设计,而符号意义( yì)上的死甚至要经历社会( huì)系统的质询才能盖棺定( dìng)谳。而Martha需要面对的是不仅( jǐn)自己作为一个肉身凡胎( tāi)所内嵌的不一致性,比如( rú)不论是药物作用还是机( jī)能衰退亦或是心理作用( yòng)之下的记忆紊乱,以及医( yī)生早就提醒过的情绪的( de)剧烈波动(between depression and euphoria),还有一整个围( wéi)绕她所运转的“世界”。这个( gè)“世界”不仅在时间维度上( shàng)展开:她所经历的历史跨( kuà)度,从“纽约的一切精彩发( fā)生在夜晚”到“嬉皮士变成( chéng)博物馆里的恐龙”;也在空( kōng)间上展开,从巴格达到纽( niǔ)约,从曼哈顿的工作室到( dào)乡下别墅,以及去过的书( shū)店,漫步过的松林;更明显( xiǎn)地在周遭的人之间展开( kāi),比如从未与自己亲近的( de)女儿,比如在自己“亲友”列( liè)表之中的人物(Ingrid仅仅处于( yú)第四号)。所有这一切,她需( xū)要亲自向它们一一道别( bié),即便有的"goodbye"从未真正说出( chū)口。
也就是说,这个电影展( zhǎn)示的不仅是死亡的“内部( bù)性”,比如不可经验、无法穿( chuān)透、无法被真正符号化这( zhè)类的属性,比如由此导致( zhì)的我们面对死亡之时的( de)终极的孤独;还有死亡的( de)“外部性”,比如“被遗忘才是( shì)真正的死”,比如“拉住我们( men)不让我们去死的人事物( wù)”,甚至死亡本身的合理合( hé)法性都要经历检定。死亡( wáng)仿佛被展示为此世与彼( bǐ)世两股力量的牵扯较量( liàng),Martha如同被这两股引力牵拉( lā)角力之下的作用物,and we can see the dynamics of these push and pulls in this movie。当然( rán)最为基础的一点是这部( bù)电影没有呆板到只展现( xiàn)其中一面,而是成功将这( zhè)些对立的元素有机整合( hé)在一起,甚至落到实处,以( yǐ)电影独有的语言进行表( biǎo)述。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 shì)对于玻璃镜面的运用。阿( ā)莫多瓦通过这种特殊的( de)“画布”做了很有艺术气息( xī)的影像化,这种双重曝光( guāng)一般的效果同时具有attachment与( yǔ)detachment的功能,将处在离世过程( chéng)中的Martha印在花草、高楼,树荫( yīn)(世界)之上,也同时提示着( zhe)二者之间的距离感。

她“制造”了一( yī)场自己的假死,或许作为( wèi)预演提供给Ingrid作为心理准( zhǔn)备,或许只是巧合使然。她( tā)穿着白衬衣幽幽从画面( miàn)右侧走入的时刻,双面玻( bō)璃的效果使得她的身影( yǐng)由淡转浓,而后再度转淡( dàn),她在窗前站定如同恶作( zuò)剧顽童一般欣慰地看着( zhe)在躺椅上为她伤心痛苦( kǔ)的Ingrid。在这里push and pulls再度上演,我们( men)看到了Martha在死亡面前略显( xiǎn)“病态”的渴望关注与被爱( ài)以确定自己“存在性”的真( zhēn)实一面,也看到了Ingrid本来作( zuò)为一个半推半就将信将( jiāng)疑的进入了“假戏真做”的( de)时刻。她真的在看到房门( mén)紧闭之后恐慌发作,甚至( zhì)按照要求吃下了镇定剂( jì),一切都如同“导演”预设的( de)一般,另一位演员已然真( zhēn)情入戏。我们当然需要有( yǒu)人在我们将死之时为我( wǒ)们伤心,或者我们终将有( yǒu)那么一刻不免贪求这件( jiàn)事。

阿莫多瓦( wǎ)还使用镜头的变焦实现( xiàn)了一个自然的“交叉淡化( huà)”效果,暮色四合之时,Martha睡在( zài)户外,她的身体曲线与远( yuǎn)处的山脉融为一体,即她( tā)整个人融入大地。而后她( tā)的身体轮廓清晰起来,我( wǒ)们知道是她在熟睡。

在最后的时刻她( tā)装点了自己的妆面以及( jí)服饰(也许是躯壳的躯壳( ké)),her body turned cold bathing the sunlight, and she died in the color of the rising sun, in the color of the daffodils in her room. And the only company was her shade, sunken in a long sleep as she did. 我们真正能够掌控的只( zhǐ)有那些符号,除此之外什( shén)么都抓不住,而Martha尽了最大( dà)的努力去掌控它们。即使( shǐ)她她见证过无数的死亡( wáng),但是自己的死对她来说( shuō)依旧是个谜。

在下一个镜( jìng)头,阿莫多瓦用一个擦去( qù)的特效将她从长椅上抹( mǒ)去了,没有任何搬动尸体( tǐ)的镜头,电影语言让她真( zhēn)正得逞,不仅dry and clean,而且优雅得( dé)不留痕迹。
甚至我们在Martha死( sǐ)后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跟( gēn)Martha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儿穿( chuān)着她的衣服再度以同样( yàng)的方式走入画面。而这如( rú)同“回魂”一般的场面其实( shí)是属于Ingrid的主观视点,她的( de)强烈心理投射同时也是( shì)我们的。仿佛此刻我们重( zhòng)新把Martha的身影“拉”回到这个( gè)镜子上。她身处彼世凝视( shì)着我们,而她的模样仿佛( fú)从未离开。

3 Snow on the pool
电影里总共下了三( sān)场雪:第一场在病房外,城( chéng)市中的雪因为光污染和( hé)空气污染显得略带粉色( sè),Martha开玩笑说这是环境破坏( huài)带来的唯一好处。而后她( tā)开始吟诵乔伊斯《死者》结( jié)尾处的诗句,开启了“步入( rù)死亡”的初章。
而第二场在( zài)她们观看电影《死者》之时( shí),Martha以同样侧躺的姿势在观( guān)看屏幕中的雪景并且跟( gēn)读念白,正是同一主题的( de)复沓。这同样是一个“艺术( shù)照进人生”的时刻,艺术不( bù)以被发现的姿态而以降( jiàng)临的姿态出现。她在流泪( lèi)之后被Ingrid提醒"and you are alive",她感受到love and care,于( yú)是她重新获得面对死亡( wáng)的勇气。
第三场雪下在影( yǐng)片的结尾,Ingrid与Martha女儿在躺椅( yǐ)上看着雪飘进池塘。而拉( lā)远的俯瞰镜头让我们处( chù)于如同上帝一般的视角( jiǎo),很容易我们可以联想到( dào)《好了歌》的主题,想到许多( duō)在终慕落下的雪花。这不( bù)是一个“与死亡和解”的时( shí)刻,这仅仅是一个相对平( píng)静地接受死亡见证死亡( wáng)的时刻。阿莫多瓦与死亡( wáng)对抗的方式是采用诗意( yì)的手段,他重新召唤起符( fú)号的强大力量,他并没有( yǒu)在“物哀”之中美化死亡,而( ér)是在与死亡对抗的战场( chǎng)上描摹诗意。我们永远不( bù)可能与死亡和解,无论是( shì)自己的还是他人的。
影片( piàn)中如繁星点缀的其他“故( gù)事”,皆是与死亡有关的故( gù)事。比如在战场上逃过一( yī)劫但终究因为trauma发作而投( tóu)身火场的“孩子爸爸”;比如( rú)在巴格达炮火连天的城( chéng)市废墟中坚持布道的天( tiān)主教同性恋,以强烈的性( xìng)来对抗近在身侧的死;甚( shèn)至例如Darian,那个她们share过的男( nán)人,如末日预言者一般强( qiáng)调全球变暖的严重性,仿( fǎng)佛他要发出一个信息:maybe this world is also mortal not only our humans. 人( rén)类如同地球之癌,肆意扩( kuò)张并且榨取营养,造成的( de)污染不计其数,而治疗方( fāng)案至今并未大规模实行( xíng)。Martha与Ingrid都不喜欢他这种过于( yú)悲观的论调,她们并不是( shì)不承认,而只是更关注how to live with it, to live in this perishing world, or die within it.
而( ér)这个世界是如此地meta,正在( zài)这部电影上映之际,琼瑶( yáo)的遗书公开了。在荧幕之( zhī)外下起了第四场雪,琼瑶( yáo)选择以极富仪式感的方( fāng)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她( tā)同样以影像的魔法修饰( shì)自己的死亡。同样是经受( shòu)病痛折磨,同样是呼喊尊( zūn)严死,同样留下诗篇,这是( shì)真正的“艺术照进现实”。在( zài)荧幕内当Ingrid面对Darian的顾虑与( yǔ)警察的盘问之时,当Martha需要( yào)从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安( ān)乐死制剂之时,琼瑶本人( rén)在屏幕外考虑着类似的( de)问题,并且历经多年困扰( rǎo)。正如电影中反复出现的( de)诗篇的最后一句,雪花“飘( piāo)落在所有生者和死者身( shēn)上”。

Martha之所以需要设( shè)置一个“隔壁房间”,是因为( wèi)她需要一个“战地记者”。她( tā)明确向死亡宣战,并且邀( yāo)请到“四号位”Ingrid做了自己的( de)职业。如同堂吉诃德一般( bān),Martha开始大战风车,而Ingrid是那个( gè)写书的人。只是Ingrid不免深受( shòu)触动,甚至在她这场以indulgence为( wèi)名的felony之中成为她的同谋( móu)。而谁又能说这种临时建( jiàn)立的、超越性的同谋关系( xì)不伟大呢?她的love & care与日俱增( zēng),以至于在到达最高点之( zhī)时Martha狡猾而英勇地离开了( le)她。如果说Martha是一支逐渐凋( diāo)零的鲜艳百合,那么Ingrid就是( shì)一朵温暖动人的大丽花( huā)。她在影片结尾不经意落( luò)下的一滴泪如同雪片融( róng)化在脸上,她仿佛在替我( wǒ)流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