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耐《艰难的制造》|民企就( jiù)是先天畸形+后天营养不( bù)良?
一、
读阿耐的小说《艰难( nán)的制造》,600多页的书,握起来( lái)就像攥着一块砖头。
读到( dào)400来页的时候,非常不愿意( yì)继续读下去了。因为俯仰( yǎng)即是的艰难,又没得解脱( tuō),直到小说的结尾也无从( cóng)化解。
究竟是什么这么难( nán)?
是一家民企的成长,是一( yī)家做实体制造业的民企( qǐ)的成长。是一家不想山寨( zhài)他人,也不想狂打价格战( zhàn),只是想靠钻研技术来做( zuò)大做强的从事实体制造( zào)业的民企的成长。
这问题( tí)就怪了,明明是站得直、走( zǒu)得正的“良币”又有何难呢( ne)?
二、
小说中一切的难都是( shì)源于什么都不上正轨。
小( xiǎo)说的主人公柳钧头顶德( dé)国名牌大学制造业毕业( yè)生的光环,想着手转型升( shēng)级父亲手中小作坊似的( de)机械厂。
靠什么升级?靠的( de)就是柳的知识与能力,靠( kào)的就是由人才成本引发( fā)的产品创新的不断迭代( dài)。
可是理想可以丰腴绰约( yuē),可现实却瘦的皮包骨头( tóu)。给买方一送货,路上司机( jī)便神不知鬼不觉使上了( le)调包计,好端端的货品到( dào)了买家手中就人间蒸发( fā)了不少。
苦心研究出来的( de)产品,不费吹灰之力就会( huì)被竞争对手山寨,在国内( nèi)维护知识产权不易,在海( hǎi)外维权成功。却又会被对( duì)手认为是夺了他们家的( de)吃食。连柳本人都被黑道( dào)横断一指……
厂子开起来了( le),却还得借柳自己的海归( guī)头衔,唯有外资才是被“招( zhāo)”和“引”的重点保护对象。
至( zhì)于厂子的运营,那就更不( bù)必说。违反规定醉酒触电( diàn)身亡的员工,家属也会举( jǔ)起横幅,到厂子门前,让厂( chǎng)子开不了工……好不容易培( péi)养起来的业务骨干,也会( huì)更想跳槽去成为一名公( gōng)务员……
至于与有关部门的( de)极个别人的接触,总是会( huì)让人联想起《水浒传》里屡( lǚ)屡见到的描写,“两边皆用( yòng)了银子”。
很多时候,驱逐良( liáng)币的不是劣币,而是因为( wèi)土壤根本不适宜良币生( shēng)存。
难怪会有人喟叹,民企( qǐ)就是先天畸形,加后天营( yíng)养不良啊!
三、
可痒痒不上( shàng)正轨的世相,细琢磨下来( lái),却是各个人的头脑都转( zhuǎn)动飞快、都太过上道而致( zhì)。
除去上面提到的民企的( de)琐碎的艰难,更大的艰难( nán)还在于一直都差钱。扩大( dà)生产、技术更新、厚待员工( gōng)都需要钱,可对民企而言( yán),贷款、融资却格外艰难。
怎( zěn)么会这样呢?
如果我是一( yī)家银行,我也会极不情愿( yuàn)贷款给民企。若是将钱投( tóu)入研发,那可是要容许大( dà)概率失败的,可银行的钱( qián)怎能就这样打了水漂呢( ne)?
就即便是支持研发,同一( yī)行业,我当然更愿意贷款( kuǎn)给国企。国企的背后毕竟( jìng)似乎还有国家作信用支( zhī)撑,可民企有什么呢?
更何( hé)况好些个民企,你说你是( shì)搞研发,闹不好你就是老( lǎo)板自己拿去放高利贷了( le),一朝被蛇咬,还十年怕井( jǐng)绳呢。这钱袋子,我更得捂( wǔ)得紧一点了。
于是,为了让( ràng)主人公有所起色,作者阿( ā)耐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shù)。又是给柳安排了国企大( dà)老总当知音,又是给柳安( ān)排了银行高管作老婆……可( kě)我们能寄希望于每一家( jiā)民企都有这样的奇缘吗( ma)?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 lùn)假设是大家都是为了自( zì)己的利益而理性选择的( de)人,因而我们才可以相信( xìn)市场竞争的力量。可市场( chǎng)能够提供广阔的舞台,它( tā)能提供前行的方向吗?或( huò)者说,市场指引的方向,一( yī)定是光明向上的吗?
四、
按( àn)理性来选择利益最大化( huà),在《艰难的制造》里具象成( chéng)了柳的一位好友钱宏明( míng)。
柳是一个富二代,钱则是( shì)一个草根。
柳做实业,钱则( zé)玩转着期货交易、房屋中( zhōng)介的资本游戏。
柳想紧烧( shāo)火、慢揭锅、小步走,讲究的( de)是慢工出细活。而钱则是( shì)长袖善舞、大开大合,追求( qiú)的是速战速决。
知道了实( shí)业的百般艰难,选择钱这( zhè)样的挣钱途径几乎是最( zuì)优解。实不食利,虚则生金( jīn)。虚越生金,金又越流向虚( xū)。
可2008年金融海啸一来,钱则( zé)受困于资金链断裂,从万( wàn)丈高空上一跃而下。
柳是( shì)艰难,而钱是飘忽。艰难似( shì)乎因为承受着千钧之重( zhòng)而踏石留痕,飘忽则却因( yīn)抓不着地而被一阵狂风( fēng)就吹得七零八落。
可危机( jī)之下,柳的厂子何尝不是( shì)度日如年?小说的最后,柳( liǔ)还要靠日益升温的房地( dì)产来补养工厂。我们难道( dào)只能把振兴实业的希望( wàng)寄托在这几个人苦苦坚( jiān)守的梦想上吗?
五、
《艰难的( de)制造》编年史般地串起了( le)1998-2008年这十年的中国经济百( bǎi)态,从时间来看,上承阿耐( nài)的《大江东去》(改编为电视( shì)剧《大江大河》),下启阿耐的( de)《欢乐颂》。
从作品的时间宇( yǔ)宙来看,作者阿耐有着书( shū)写当下中国的勃勃野心( xīn)。书写的目的,自然是希望( wàng)为未来的中国找条出路( lù)。
我们总希望我们中国有( yǒu)更多的人踏踏实实地做( zuò)实事,办实业。因为唯有实( shí)绩,才能让中国一天比一( yī)天更强大。可是,靠谁来实( shí)现?
阿耐的方案多少有着( zhe)苦涩。
小说的字里行间,她( tā)都吐露出草根是不行的( de)。因为草根肯定在思想上( shàng)会禁不住巨大利益的诱( yòu)惑,在经济上耐不住苦苦( kǔ)研发的寂寞。
当然,花花公( gōng)子也是不行的,因为人家( jiā)志不在此。
那该靠谁呢?
阿( ā)耐觉得就是要靠像柳这( zhè)样富有远大理想的富二( èr)代,而且还必须得是海归( guī)。
光靠这样就行了吗?唯有( yǒu)这样才可行吗?
阿耐的小( xiǎo)说里没有给出答案。
我们( men)总期待一本书能提出问( wèn)题,给出答案。但是,一本深( shēn)刻的书,毫无疑问是因为( wèi)它发现了深刻的问题。而( ér)深刻的问题,又岂是简简( jiǎn)单单凭着一个人的奇思( sī)妙想就能解决的?